【缺氧危機】有危機才能看出微細孔式奈米氣泡增氧器的好!
Jun 14 ,2022

【微細孔式奈米氣泡系列專題】魚菜共生

【缺氧危機】有危機才能看出微細孔式奈米氣泡增氧器的好!

 

魚菜共生這系列討論到現在,我們已經探討過「水產養殖的難處」(https://pse.is/3jpevz))「魚菜共生為什麼不需要換水」(https://pse.is/3krarn),還有「魚菜共生的秘密武器LINE-IN」(https://pse.is/3k4cye)

 

接下來我們要分享上周發生的一例「魚菜共生危機」,也是因為這個危機,才看出了微細孔式奈米氣泡增氧機究竟有多厲害。

 

上周末一位和廣鴻配合的魚菜共生業者A老闆緊急和我們連繫,表示他們家和奈米氣泡增氧機相連接的液態氧用完了,周末氣體行又沒有營業,偏偏A老闆的兩個養魚池各有1.6噸,每池養殖了超過30公斤的魚,兩池總共有60公斤的魚。若是沒有持續的供氧,很快魚池內的魚就會面臨缺氧的危機。

 

一開始,A老闆先讓魚兒禁食,並且嘗試用傳統氣泡石的方式來增氧,但是如同我們先前介紹過的(https://pse.is/3c8zg8),廣鴻的微細孔式奈米氣泡增氧和其他方式相比,是效率最高、壽命最長、價格最便宜的!所以雖然用了傳統氣泡石來代替,但是水中的含氧量只能勉強維持在6.3ppm。

 

但是使用傳統氣泡石的方式只能確保魚兒不會「缺氧」,水中的含氧量在6.3ppm的情況下,將不足以讓硝化細菌繁殖,硝化細菌繁殖的速度一旦減緩,魚兒就要面臨另一個危機,那就是「氨中毒」。

 

廣鴻的J老闆在知道了這個情況之後,建議A老闆可以利用廣鴻奈米氣泡增氧機「相容性高」的特性,使用空氣壓縮機與其相連,改用空氣壓縮機來供應奈米管的氧氣。雖然這個方式沒有辦法達到原先連結「液態氧」的含氧量,但是已足以讓水中含氧量升高到7.3ppm,讓魚類不會缺氧,硝化細菌也能夠順利繁殖並分解氨,暫時地解決了眼前迫切的危機。

 

後來,A老闆用我們建議的方式順利撐到周一,並將液態氧順利接回奈米氣泡增氧機,這次的危機才真正地落幕。

 

經過這次的經驗我們可以知道,廣鴻的奈米氣泡增氧機的增氧效率比其他的增氧方式高太多了,以至於沒有其他替代方案可以真正取代。如果你有更好的增氧方式,歡迎和我們說,廣鴻也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,一起進步。

 

 

系列報導第一篇:https://pse.is/3jpevz

系列報導第二篇:https://pse.is/3krarn

系列報導第三篇:https://pse.is/3k4cye



【微細孔式奈米氣泡系列專題】魚菜共生

【缺氧危機】有危機才能看出微細孔式奈米氣泡增氧器的好!

 

魚菜共生這系列討論到現在,我們已經探討過「水產養殖的難處」(https://pse.is/3jpevz))「魚菜共生為什麼不需要換水」(https://pse.is/3krarn),還有「魚菜共生的秘密武器LINE-IN」(https://pse.is/3k4cye)

 

接下來我們要分享上周發生的一例「魚菜共生危機」,也是因為這個危機,才看出了微細孔式奈米氣泡增氧機究竟有多厲害。

 

上周末一位和廣鴻配合的魚菜共生業者A老闆緊急和我們連繫,表示他們家和奈米氣泡增氧機相連接的液態氧用完了,周末氣體行又沒有營業,偏偏A老闆的兩個養魚池各有1.6噸,每池養殖了超過30公斤的魚,兩池總共有60公斤的魚。若是沒有持續的供氧,很快魚池內的魚就會面臨缺氧的危機。

 

一開始,A老闆先讓魚兒禁食,並且嘗試用傳統氣泡石的方式來增氧,但是如同我們先前介紹過的(https://pse.is/3c8zg8),廣鴻的微細孔式奈米氣泡增氧和其他方式相比,是效率最高、壽命最長、價格最便宜的!所以雖然用了傳統氣泡石來代替,但是水中的含氧量只能勉強維持在6.3ppm。

 

但是使用傳統氣泡石的方式只能確保魚兒不會「缺氧」,水中的含氧量在6.3ppm的情況下,將不足以讓硝化細菌繁殖,硝化細菌繁殖的速度一旦減緩,魚兒就要面臨另一個危機,那就是「氨中毒」。

 

廣鴻的J老闆在知道了這個情況之後,建議A老闆可以利用廣鴻奈米氣泡增氧機「相容性高」的特性,使用空氣壓縮機與其相連,改用空氣壓縮機來供應奈米管的氧氣。雖然這個方式沒有辦法達到原先連結「液態氧」的含氧量,但是已足以讓水中含氧量升高到7.3ppm,讓魚類不會缺氧,硝化細菌也能夠順利繁殖並分解氨,暫時地解決了眼前迫切的危機。

 

後來,A老闆用我們建議的方式順利撐到周一,並將液態氧順利接回奈米氣泡增氧機,這次的危機才真正地落幕。

 

經過這次的經驗我們可以知道,廣鴻的奈米氣泡增氧機的增氧效率比其他的增氧方式高太多了,以至於沒有其他替代方案可以真正取代。如果你有更好的增氧方式,歡迎和我們說,廣鴻也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,一起進步。

 

 

系列報導第一篇:https://pse.is/3jpevz

系列報導第二篇:https://pse.is/3krarn

系列報導第三篇:https://pse.is/3k4cye